English

民国第一个受绞刑的中国人

1999-03-21 来源:生活时报 摘自《上海滩》 我有话说

第一个受绞刑的人是袁世凯心腹、谋杀宋教仁的主犯之一洪述祖。

洪述祖,字荫之,1859年出生于常州一个官宦之家,他为人阴险毒辣,吃喝嫖赌样样俱全,成了常州著名恶少,人称“洪杀坯”。

光绪十九年(1893),洪家世交刘铭传视事台湾,经其父推荐,刘铭传任洪述祖为中军参谋,洪善于应酬、结交了不少刘铭传的部下,成为很吃得开的人物。刘见他粗通英文,便让他协助外交。时值法军攻占越南,为扩大战果,先后又进攻台湾、广西,遭到刘铭传、冯子材等率众痛击。法国内阁茹费理因此倒台,被迫签订了《中法新约》。可签订不久,法军背信劫走由福建运往台湾的两海轮军火。刘铭传派洪述祖前往基隆与法军交涉,而洪述祖此行竟收取法军2000两白银的贿赂,把两海轮军火拱手送给了法军。不久事泄,刘铭传大怒,欲治其死罪,因多方说项才改判监禁三年,洪旋又用白银买通狱吏,“越狱”成功,窜至武昌。

时任湖北交汉关道的岑春萱与洪父交厚,悯念旧谊,让洪述祖在汉口清文局任坐办(一般办事人员)。可本性难移的他又勾结洋人,伪造地契卖给洋人,酿成外事交涉。湖广总督张之洞大怒,下令缉拿。洪又通过世交、清廷警部侍郎赵秉钧向张之洞求情,乃“逐出湖北”,跑到上海租界,成了“会乐里”人人皆知的“洪公子”。

辛亥革命爆发,当他得知世交、恩公赵秉钧已与手握北洋军大权的袁世凯打得火热,就从上海赶往北平投靠袁世凯。在南北议和时,凭着他的“洞察世事”,成为袁世凯先“以南压北”再“以北压南”的谋主,终使袁以北洋六镇的军事力量做后盾,爬上了民国总统的宝座。洪因护驾有功,委为内务部秘书,并授予三等嘉禾勋章,成为袁世凯的红人。

1913年初,国民党在全国大选中获胜、国民党代理事长宋教仁出任内阁总理已成定局。一心想做皇帝的袁世凯惶惶不安,想收买宋教仁又不成。就密召内阁总理赵秉钧和内务秘书洪述祖,决定暗杀宋教仁。洪述祖熟悉上海情况,就潜至上海进行活动。他找到过去混迹上海滩时的旧友、青帮成员、江苏驻沪巡查长应桂馨。在得到“事成之后,奖现金五十万元,授二等功勋”的许诺后,这个亡命之徒竟冒天下之大不韪,物色了兵痞出身的武士英作杀手,于1913年3月国会召开前夕,将正欲从上海登车北上的宋教仁击杀。

震撼全国的民国第一政治大血案发生不久,凶手应桂馨、武士英先后在租界落网,供出主凶袁世凯、谋划者赵秉钧、直接指挥人洪述祖。袁世凯为逃避罪责,决定杀人灭口,先后毒死了武士英、应桂馨与赵秉钧。唯对洪述祖格外开恩,厚送了一大笔钱,让他销声匿迹,离开北京。尔后让司法部虚张声势地“通缉”一番,而洪述祖带了妻妾儿女,到了青岛德租界,买了幢洋房,过起了悠闲的寓公生活。

可此人到了1917年春,又静极思动,化名张皎安,从日本领事馆买到一张派司,窜到上海替日本不法商人推销鸦片,牟取暴利。正当他大做发财梦时,一日在黄浦江畔散步,也是上天有眼,冤家路窄,被不忘杀父之仇的宋教仁长子宋振吕认了出来,当即和几个同行的朋友把洪狠揍了一顿,然后扭送到上海地方法院,提起公诉。不久,按法律程序,洪犯被解往北京地方法院。在全国舆论的压力下,北京法院判处洪述祖无期徒刑。宋振吕认为量刑过轻,向北洋政府的高等检察厅提出控告。

那时已是1919年了,洪的靠山袁世凯已死去三年,继任的总统黎元洪为了平息舆论,授意大理寺改判洪犯死刑。因为不久前砍头已被黎元洪下令禁止,并从英国进口了一架绞刑机,正好让这个十恶不赦的恶鬼先开“洋荤”了。

是年4月15日,在北京西交民巷京师分监执行,无数民众赶来观看这“洋玩意儿”,当时可谓盛况空前。行刑前,洪犯歇斯底里哭叫:“杀宋教仁,我是执行袁总统的命令,何罪之有呀!”自然无人理他。刽子手加快行动,抽出立脚板,一按电钮,这条作恶多端的癞皮狗就悬空而起。不知因为刽子手初次使用,将绞索扣得太紧了呢,还是这条癞皮狗过于肥胖,脖颈支持不住身体重量,来了个颈断头落,身躯着地,鲜血直喷。“洪杀坯”真的成了杀坯,这正是: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。

[值班总编推荐] 给基层干部学AI点个赞

[值班总编推荐] 【瓷器上的中国色】流光釉彩 千年...

[值班总编推荐] [人民需要这样...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